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科学喂养 > 奶粉喂养
编号:12317512
婴幼儿奶粉怎么了(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12年第11期
     从黄曲霉毒素到沙门氏菌,从碘不达标到维生素超标,乃至奶粉罐里吃出活虫……花样之层出不穷,品牌之前赴后继,使得消费者惶恐不安:不知哪天自家孩子吃的奶粉就被曝光了。面对一刻不消停的奶粉问题,舐犊情深的父母不得不感叹:婴幼儿奶粉,究竟是怎么了?

    顾佳升介绍,对婴幼儿来说,母乳无疑是最好的食物。然而出于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当母亲的乳汁不能成为婴幼儿稳定的食物来源时,人类便开始寻找新的“奶源”。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发现哺乳动物的乳汁是不错的替代品,不仅来源稳定,而且成分近似母乳。直到今天,营养学家仍一致认为:人类在地球上所能获得的食物中,哺乳动物乳汁的成分与母乳无疑是最接近的。

    很早以前,就有人直接将牛奶或者羊奶作为婴幼儿的食物,但这种做法也不完全可靠:容易使宝宝上火、便秘。那时的医生认为,这种情况是牛、羊奶能量太高所致,因此他们建议适当加水稀释,加水量约为1/4——这或许是婴幼儿配方奶的雏形。

, 百拇医药     根据现有的科学认知水平可以认为:经过精心地“加加减减”来微调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使之与人乳的成分大体接近或相当,是可能实现的。于是医生和乳品工业界合作催生了一种特殊的新产品——一度广受商界美誉的“母乳化牛乳”。但是不久就遭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抵制,理由是在现实的技术水平上人工不可能合成真正的母乳,更何况当前科学对母乳的认识还很不完整,“母乳化”的名称实属误导,应该改名为“乳基配方婴幼儿奶”——仅仅是按照医生的“药方”配制的一种特殊“药品”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生产婴幼儿食品的企业多是“药企”而不是乳品公司的原因(如雅培、惠氏、美赞臣等)。

    对于婴幼儿无比娇嫩的肠胃,这张不容差池的“药方”究竟对哪些营养素做了调整呢?

    蛋白质 乳蛋白对于婴幼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因而最受重视。而调整的关键,就在于乳中的两大类蛋白质(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母乳中,酪蛋白占总蛋白的30%左右,而牛乳中的酪蛋白含量则接近80%!
, 百拇医药
    “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并非特指一种蛋白质,而分别是乳中小分子蛋白和大分子蛋白的总称。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这为牛乳中蛋白比例的调整提供了一个标准。一般的调制方法是在原乳中添加乳清蛋白,其中还含有促生长因子。因此,奶酪制作过程中丢弃的乳清如今成为“药方”中最为重要的原料之一。

    碳水化合物 由于牛乳的热量高于母乳,会使宝宝“上火”,因此牛乳需要稀释。不过,牛乳所含的乳糖水平原来就比人乳偏低,这样一来,牛乳所含的乳糖水平就更低了,这对宝宝大脑的发育是不利的。所添加的乳糖以α-β平衡乳糖为最好,它能够调整宝宝肠内微生态与母乳喂养的孩子近似。

    脂肪 一般使用植物性油脂如橄榄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来调整不饱和脂肪在总脂肪中的比例,使之与母乳相一致。最近发现深海鱼油也含有某些不饱和脂肪,因此也得到了应用。

    其他 包括矿物质、维生素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质的添加依据,并不是简单的“数量”的判断,而是最易为宝宝吸收利用的形态。比如说钙,如果添加的是连成年人都难以吸收的无机钙,那么再多的添加量也不能算是“合理添加”。
, 百拇医药
    经过如此这般精心“加加减减”成就的“乳基婴幼儿配方奶”,如果进一步经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而脱去水分,只留下粉状的“干物质”,就成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这是一种经典传统的“湿法工艺”,后来又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将各种营养素都制作成固体粉末,与普通奶粉充分搅和后即得成品,这种做法叫“干法工艺”。湿法工艺制得的配方奶粉更接近于乳汁的天然状态,干法工艺所需的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是我国目前的主流生产方式。

    宝宝口粮缘何屡屡“中枪”

    遗憾的是,这张精心制作的配方并没有彻底解决宝宝的“吃饭问题”,反而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仅仅历数这半年来的婴幼儿奶粉问题事件,就多到足以令人厌烦——不仅包括本就陷入信誉危机的国产品牌,更不乏原本深受信赖的进口婴幼儿奶粉。

    从理性的角度看,消费任何商业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食品更是如此。因为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不管是机器设备还是工作人员,包括社会监管各方在内,都存在着一定的“出错”概率。因此,在“可接受风险率”范围内的不合格产品,经过消费者维权和相应赔偿后,企业可以不必承担额外责任。
, http://www.100md.com
    而婴幼儿奶粉的特殊性,使这个风险范围瞬间“缩小”了:若是一个成年人吃坏了肚子,他必须把一天的食物都回想一遍,也不一定能找出源头;而一个婴儿吃坏了肚子,配方奶粉作为除母乳外唯一的食物来源,被锁定的概率几乎是100%。同时缩小的还有消费者的容忍度,事关孩子的未来与一生,想必谁都不能“理性看待”。

    当然,“商品风险说”已不足以为失误过于频繁的婴幼儿奶粉开脱。除去“吃出异物”、“菌落总数超标”、“违法添加”等非技术性问题,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偏离国家标准也成为一大重头问题,进口奶粉尤为明显。对此,有人解释这是不同标准所致。诚然,各国政府会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包括食物资源、人群体质、喂养习惯等因素,制定了适合各国国情的国家标准。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流通在我国市场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必须执行我国国家标准或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决不能“因人而异”。

    对企业来说,其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中一系列的“可靠性”,包括所使用的设备流水线、质量管理体系、场地选址和布局、原材料供应链、物流渠道等,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严格把关,而不是单靠对最终产品进行几个或几十个项目的检测。这和企业的技术定位、经营成本以及道德水平密不可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所要做的无非是按照产品说明,了解需要几匙奶粉、加多少水、水的温度以及操作卫生等,而不必为所谓的“商品风险率”或者“标准差异”买单。

    那些年,我们追捧过的乳汁……

    牛初乳 卫生部发布公告,从今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以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于是,一开始被宣传得神乎其神、受到消费者追捧的牛初乳,一时之间沉寂下来。其实,关于牛初乳安全性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平息过,许多专家都曾表示不支持将其添加到普通食品中。, 百拇医药(归志雯)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科学喂养 > 奶粉喂养